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紫芥(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以紫芥(一种植物)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首句“满目斓斑布地来”,形象地写出紫芥遍地生长,色彩斑斓的场景,如同锦缎般铺陈大地。春风轻拂,诗人惊讶于眼前如锦灰般的美丽。
接下来,“菜根作苦终嫌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认识,即使是最普通的紫芥,其根部尝起来也带着苦味,暗示了人生的不易。然而,“茗叶浮香为拨开”又转而描绘出紫芥的另一面,它的叶子可以泡茶,散发出清香,象征着在困苦中也能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好。
“何处兔葵嗟竞掇”借用了兔葵(另一种植物)的典故,感叹人们争相采摘紫芥,可能是因为其实用价值。诗人“昨朝马蔺悔多栽”则反思自己之前种植过多的马蔺,暗示了对过去决策的反思。
最后两句“传闻此种番邦致,用向中华亦楚材”,点出紫芥原产于外国,但在中华也被视为有用之材,表达了诗人对紫芥这种平凡植物的认同,认为它虽非名贵,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吴宽的诗才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