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形式:

翻译

山寺背对着夕阳的光晕,在余晖下显得影廓模糊。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山脉便隐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这时,寺院中的磬声悠扬地响起,仿佛把山间的云彩都定格住了。
登上山顶,想更近地眺望月亮,如果此时开了天眼,便可以借此透视凡界红尘。这些都是奢想啊,我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凡夫俗子罢了。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微茫:隐约,模糊。
夕曛:日落时的余晖。
上方:寺庙。
磬: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
定行云:即《列子·汤问》“响遏行云”之意。
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
能透视众生诸物,无论上下、远近、前后、内外、大小及未来,皆能观照。
又古诗词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寺》,作者并未提及,但从诗句风格来看,它具有唐代诗歌的韵味。诗中描绘了一幅山寺傍晚的宁静画面:夕阳西下,山寺隐于暮色之中,连飞鸟也难以到达其半山处。山上的磬声悠扬,似乎在引导着行云飘荡。诗人独自登上高峰,只为一睹皓月的清辉,偶尔间,他仿佛打开了某种洞察力,从高处俯瞰下方的红尘世界。最后,诗人以“可怜身是眼中人”作结,表达了对自身身处尘世的感慨,流露出超脱而又无奈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微妙感慨。

收录诗词(139)

王国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本事新词定有无,斜行小草字模糊。

灯前肠断为谁书。

隐几窥君新制作,背灯数妾旧欢娱。

区区情事总难符。

形式:

浣溪沙

城郭秋生一夜凉,独骑瘦马傍宫墙。

参差霜阙带朝阳。

旋解冻痕生绿雾,倒涵高树作金光。

人间夜色尚苍苍。

形式:

浣溪沙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形式:

浣溪沙

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初转小回廊。离离丛菊已深黄。

尽撤华灯招素月,更缘人面发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