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紫芝的《咏草》,通过对野渡头芊芊草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情感。首句“满目芊芊野渡头”以繁茂的草丛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仿佛在说草木虽茂盛,却无人欣赏或理解其背后的寓意。
“不知若个解忘忧”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感慨,暗示草虽能自得其乐,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如何忘却忧虑。接下来的两句,“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通过草的生长状态,描绘出离别与变迁的场景,草随着流水蔓延到离别的馆舍,又带着夕阳的余晖跨过别离的洲岛。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借金谷园和石头城的历史遗迹,展现出时光流转、繁华落尽的景象,草的绿色与月色、秋天的碧色交织,增添了岁月沧桑之感。最后,“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以行人对离去者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金钗十二愁象征着无尽的离愁别绪,而这些愁绪都被这芊芊草所承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草为载体,寓言抒怀,表达了人生的离别之苦、时光的流转以及对忘却忧虑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不详
寓居扬州(今属江苏)。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地钟灵,天应瑞。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
玉宇瑶台分十二。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
月如花,花似月。花月生香,添此真奇异。
不许扬州夸间气。昨夜春风,唤醒琼琼醉。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
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
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