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一)

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少室岩前,雪霜凛凛。

齐腰独立,徒自苦疲。七日不逢,一场懡㦬。

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只履西归,远之还矣。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描绘了修行者在山巅云海与严冬雪霜中的孤独与坚持。"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开篇即以“妙高”点出修行之地的神圣与高远,而“云海茫茫”则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虚无与广阔。"少室岩前,雪霜凛凛",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环境的艰苦与严峻,以“少室”指代修行之地,而“雪霜凛凛”则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考验。

“齐腰独立,徒自苦疲”,诗人通过描述修行者的孤独站立,表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自我牺牲。“七日不逢,一场懡㦬”,这里以“七日不逢”象征长时间的孤独与等待,而“一场懡㦬”则表达了对这种孤独与等待结果的不确定与无奈。“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则暗示了修行者之间的相遇与离别,以及在修行道路上的偶然与必然。“只履西归,远之还矣”,最后两句以“只履西归”比喻修行者的最终归宿,同时“远之还矣”则表达了对修行道路遥远与艰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禅宗的修行理念,深刻地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提升过程中的孤独、坚持、疑惑与最终的觉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0)

释思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四首(其三)

一切法无差,云门胡饼赵州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惭愧太原孚上座,五更闻鼓角,天晓弄琵琶。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偈四首(其四)

南询诸友,踏破草鞋。绝学无为,坐消日月。

凡前易脱,圣解难忘。但有纤毫,皆成渗漏。

可中为道,似地击山。应物显形,如驴觑井。

纵无计较,途辙已成。若论相应,转没交涉。

勉诸仁者,莫错用心。各自归堂,更求何事。

形式: 偈颂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一)

富贵功名岂易量,暂休聊洗十年忙。

赤城山下林泉美,退老堂中日月长。

种竹几年心未厌,栽花经日手犹香。

一丘寄傲真吾事,何必怀归问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二)

千载明良不易逢,退居谁不慕高风。

香留铁砚韦编上,卷在金罍玉斝中。

鳌足共知曾立极,龙韬犹欲倚平戎。

追锋只恐来相继,行看东山起谢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