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

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

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

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褒所作的《送匡行人显回京师》。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担忧。

首联“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开篇即点出离别之痛,以“儒冠”象征文人学者的身份,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即使在孤寂的旅舍中相对,也难以挽留即将分别的时刻。这里既有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通过对比两位友人的不同境遇,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匡裕名声显赫,却在闲居中度过,而王猷则因生活困顿而显得更为多愁善感。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也暗示了离别可能带来的不同心境和感受。

颈联“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流莺在高树间鸣叫,仿佛在为友人送行;而长江上的一叶扁舟,在连绵不断的细雨中缓缓前行,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旅途,远离此地。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尾联“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感慨,同时也劝慰友人在离别之际,不必过于沉溺于酒醉之中,以免增加离愁别绪。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流露出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3)

王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教谕陈廷杰归湖口

腊月江头送季方,北山飞雪扑离觞。

匡庐树影吟边近,彭蠡江声梦里长。

晚岁重瞻尧日月,清时独擅汉文章。

春来多少南归翼,毋惜题缄寄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陈主簿稔过宿赋答

君门已许解朝衣,此后相期过竹扉。

池上青山留客醉,郢中白雪和人稀。

雨晴閒馆花空落,月上层城鸟倦飞。

明日独怀乘兴地,不堪愁思更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陈生温陵省亲

问君何处拜庭闱,海国苍茫去路微。

洛社旧游同北望,温陵积梦独南归。

春行树外空闻鸟,夜坐花边静掩扉。

转向高堂思綵服,云山惆怅与心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道士陈清隐

琳宫遁迹学无为,姓字休劳世上知。

庐阜远公莲,社鉴湖贺老。

酒船期石床,花落因风扫。

丹灶云深近水移,几度钧天闻九奏,馀音半入步虚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