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其二)甲辰中秋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形式: 词牌: 尾犯

注释

急:一本作“息”。
汜:一本作“妃”。
忺:一本作“欢”。
泾:一本作“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下的夜景图。开篇"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设定了一个天色渐暗、气氛清凉的场景,其中“绀海”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深蓝色的效果,而“金井”则是古代对明月的美称,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清冷。

"梧韵风急"一句,通过“梧韵”这个特有的词汇(指的是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的声响),传达了一种萧瑟肃杀的感觉。紧接着,“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高楼的向往,以及想要尽快到达那里的急切心理。

"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忺,菱花再拭"这几句,则描写了一种水边的凉意与秋夜的寂静。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如“江汜”(江水)的清寒、“冰绡”(薄雾)的洗礼,以及对月亮形容为“素娥忺”,都在强调这一时刻的宁静与美丽。

"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诗人通过留下的影子和已经离去的人来表达一种孤独感。同时,“帘户”(窗帘)映照着过去的痕迹,更增加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诗人描述了一个幽静的小径,以及夕阳下的景色。这里的“竹房”指的是竹制的房屋,而“苔径”则是长满青苔的小路,显得格外宁静。

接着,“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一句,通过对露水和蓼花香气的描写,再次唤起了诗人对于往昔友情的回忆。

"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这里的“二十五”可能指的是农历的二十五日,即中秋节。诗人通过对“声声秋点”的描写,以及梦中的不知所谓和现实中的狭窄小路,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则是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放松和享受。这里的“醉魂”形容诗人的心灵已然沉浸于美好的景致之中,而“满地桂阴”则强调了这一时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在月光、风声、水面等元素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现实的某种体认与接受。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夷则商吴门元夕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

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芙蓉镜,词赋客。

竞绣笔、醉嫌天窄。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

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

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凌波恨,帘户寂。

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杏花天

鬓棱初剪玉纤弱。早春入、屏山四角。

少年买困成欢谑。人在浓香绣幄。

霜丝换、梅残梦觉。夜寒重、长安紫陌。

东风入户先情薄。吹老灯花半萼。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重午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咏汤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停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肠断垂杨小市。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