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惜美人去,看梅到晓窗。
明河忽倒地,疑已入沧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通过赏梅、观星等景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为惜美人去”,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惋惜。接着,“看梅到晓窗”一句,以赏梅这一行为,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梅花在清晨的微光中绽放,不仅象征着冬去春来,也寓意着友情的坚韧与不灭。
“明河忽倒地,疑已入沧江。”这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银河倒映在地上,仿佛进入了遥远的沧江之中。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对友人离去后,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空虚与思念,如同银河般深远而广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诗意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通过赏梅、观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朔雪寒无赖,胡云冻不飞。
海门波浪急,莫使近春衣。
夜夜歌阳春,青皇失其柄。
君携瑶草归,蘼芜孰敢兢。
君来楚水寒,君去燕关暮。
黄河十丈冰,孤槎未可渡。
郢客何方来,为君鼓瑶瑟。
席上走楚云,杯中落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