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嘉州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热爱。"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显示出诗人对于高官厚禄没有兴趣,也不想认识那些权势人物。相反,他希望成为汉嘉守,这是一个较为清净的职位,可以在那里享受自然美景,时而载酒作凌云之游。

然而,随着年华老去,诗人感到"虚名无用今白首",表面上的荣耀已经失去了意义。即使是在梦中,他也能到达龙泓口,这显示了他对自然的深刻向往和追求。而那些浮云轩冕之类的高贵身份,对诗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因为最重要的是难以触及的江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其中峨眉山下的明月如同一把剪刀切割出秋天的轮廓,而它的倒影则融入了江水之中。这是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中的“谪仙”是对诗人的亲切称呼,他邀请朋友在明月之下登上高楼,以便更好地领悟这份超然和自由。"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表达了面对世间纷争,诗人选择用一杯美酒来洗净心灵,暂时忘却烦恼。

最后的"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而真挚的态度,即使是接受别人的好意,也只愿以最质朴的方式去接纳。这里的“黄发叟”指的是年迈的长者,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是一个象征,代表了一种纯洁无瑕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绝句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后离离湖上花。

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长也一斑。

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

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女萝。

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

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

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公济饮湖上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形式: 古风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