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达道还山

剩借红尘一日閒,有劳妙语彻幽关。

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

有意清风怜我住,无心孤月伴君还。

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璩创作的《送张达道还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达道归隐山林的赞赏与祝福。首句“剩借红尘一日閒”暗示友人即将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次句“有劳妙语彻幽关”则赞扬了张达道的智慧,他的言语能够穿透人生的深奥之处。

“岂知隐几如南郭”借用南郭处士的典故,表示友人即使身处隐居,其才德仍能被人认可。而“也愧移文向北山”则以北山文士自比,表达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敬佩。接下来两句,“有意清风怜我住,无心孤月伴君还”,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以三茅仙人的口吻,告诉张达道如果有人询问他的消息,就回答他在天地间逍遥自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又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赵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赵伯玖,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年七岁,被选入宫,由吴皇后抚养,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后改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绍兴十五年(1145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绍兴二十二年,加恩称皇侄,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宋孝宗即位后,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十五年(1188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追封为信王

  • 字:润夫
  • 生卒年:1130年―1188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和平湖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

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

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

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

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

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永遇乐.寿叶枢密

香雪堆梅,绣丝蹙柳,仙馆春到。

午夜华灯,烘春艳粉,月借今宵好。

衮衣摇曳,簪缨闲绕,共祝大椿难老。

望台躔、明星一点,冰壶表里相照。

诞弥令节,欣欣物态,共喜重生周召。

八鼎勋庸,九夷姓字,策杖孤鸿杳。

鸦啼鹊噪,兰馨松茂,把酒共春一笑。

管如今、盐梅再梦,夜铃命诏。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生查子(其一)答洪丞相谢送小冠

章甫不如人,翠绾垂杨缕。

纤手送来时,罗帕缄香雾。

貂蝉懒上头,渭水知何处。

风月共垂竿,脱帽须亲付。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二)洪舍人用前韵索冠答谢,并以冠往

朝路进贤归,厌听歌金缕。

不恋玉堂花,豹隐南山雾。

漉酒未巾时,暑槛披风处。

子夏不兼人,并与诗筒付。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