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斯邱地气以人灵,画江山外湄江水;

近代乡贤谁鼎峙,李文恭后左文襄。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挽郭嵩焘联》由清代周发藻所作,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誉,展现了对郭嵩焘的深切缅怀之情。

上联“斯邱地气以人灵”描绘了郭嵩焘所处之地的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景象。"斯邱"指其安息之地,“地气”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气与活力,“人灵”则代表了郭嵩焘的智慧与精神。这句话意在强调郭嵩焘不仅受到了自然环境的滋养,更以其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人格影响了周围的人,使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智慧。

下联“画江山外湄江水”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画江山"比喻郭嵩焘的功绩如同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而“湄江水”则是对他的情感寄托,暗示郭嵩焘的影响如同潺潺流水,绵延不绝,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接着,“近代乡贤谁鼎峙”一句将话题转向对郭嵩焘在近代乡贤中的地位进行评价。"乡贤"指的是地方上的德高望重之人,"谁鼎峙"则表达了对郭嵩焘在众多乡贤中独树一帜的肯定。这句话旨在强调郭嵩焘在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最后,“李文恭后左文襄”通过列举两位历史人物来进一步说明郭嵩焘的地位。"李文恭"和"左文襄"分别是明朝和清朝的著名官员,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将郭嵩焘与他们并列,意味着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力同样显著,甚至可以与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相提并论。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对郭嵩焘个人成就与影响力的赞誉,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1)

周发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天授奇才,是特为社稷而生,楚尾吴头尤再造;

世无斯人,不当在弟子之列,泰山北斗又千秋。

形式: 对联

酒泉韩愈庙联

百世之师,匹夫有志公可法;

三书犹在,宰相无名鬼不灵。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永叔为学校始,希文以制度争,体国公忠,惟远猷是务;

衡岳七十二峰,洞庭八百余里,薄海内外,想先生之风。

形式: 对联

贺林则徐父寿联

仙阙露凝红玉树;海城云护碧桃花。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