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

心里痴团若栲栳,三春不乐止林泉。

忽遇法王毡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

师从毡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

骇散痴团獦狚落,举头看见日初圆。

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只闻肚里饱膨脝,更不东西去持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罗汉和尚的僧人,他在咸通七年初次参禅悟道后,四处游历,却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惑与隔阂。内心如同一个巨大的栲栳篮,充满了不解与忧郁,终日栖息于山林之间寻求解脱。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高僧,坐在毛毡之上,这位高僧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解答了罗汉和尚心中的疑惑。高僧起身,袒露胸怀,仅仅一拳,便让罗汉和尚心中的困扰如痴团般散开,仿佛猎豹被惊散,抬头望见了初升的太阳,光明与希望重新照耀在他的心中。

从此,罗汉和尚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不再为物质所累,每日饱食,满足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再四处奔波,手持钵盂乞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修行中顿悟的美妙瞬间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解放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收录诗词(2)

罗汉和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宇内为閒客,人中作野僧。

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风诗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吹出白云来。

形式: 押[灰]韵

野庙碑附诗

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

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议。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飨也,孰云其非。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碑。

形式: 古风

思量浮世何如梦,试就南窗一寐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