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野庙碑附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作。诗中通过描述一座荒废庙宇的情景,表达了对神明祭祀与世俗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形象地描绘了庙宇作为土木建筑的形象,却窃取了百姓供奉的酒和牺牲,暗示了庙宇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与实际获取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接着,“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将庙宇比拟为具有智慧的实体,不仅窃取了民间的供奉,还觊觎着君主的官职与权力,暗喻了庙宇在社会结构中的不正当影响力。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对比了庙宇追求的高官厚禄与它实际上从百姓那里得到的微不足道的祭品,揭示了庙宇贪欲与民众奉献之间的巨大差距。最后,“神之飨也,孰云其非”提出疑问,神明是否真的需要这些微小的供奉,引人深思。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碑”则点明了碑文的重要性,通过阅读碑文,人们可以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认识到庙宇行为的不当之处。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庙宇行为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