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白莲

银塘十里波澄,仙人掌上芙蓉吐。

亭亭弄影,粉光交晕,天然幽素。雨浥珠明。

风撩香净,翠盘低舞。

料玉娥携艇,夜凉月上,浑难辨,花间路。

自喜芳姿无污。那容它、蝶猜蜂妒。

含情隔水,铅华都洗,盈盈不语。

云母屏前,水精帘外,顿消残暑。

倩伊谁剪取,生绡一幅,写崔吴谱。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水龙吟·白莲》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白莲图景。开篇“银塘十里波澄”以广阔的水面和清澈的波光为背景,烘托出白莲的纯洁与高洁。接下来,“仙人掌上芙蓉吐”将白莲比作仙子手中的芙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亭亭弄影,粉光交晕,天然幽素”描绘了白莲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光影交错,显得清新雅致。接着通过“雨浥珠明”、“风撩香净”等细腻描绘,写出雨滴滋润、微风轻拂下的莲花之美,以及“翠盘低舞”的动态感。

“料玉娥携艇,夜凉月上,浑难辨,花间路”则想象月夜中仙女乘舟而来,难以分辨花丛小径,增添了神秘与梦幻色彩。词人赞美白莲的洁净,不容蝶猜蜂妒,更显其高洁品质。

“含情隔水,铅华都洗,盈盈不语”进一步刻画白莲的静默含蓄,仿佛在水中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最后,词人感叹这美景无人能绘,希望能有人以生绡一纸,记录下这如画的白莲景象,仿佛是崔吴(古代著名画家)再世。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白莲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词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宫.小窗孤寂,雨意绵绵,赋此遣兴

凫藻香生,虾须帘捲,半庭细雨如尘。

柳困花欹,燕昏莺晓,几番作弄残春。

别情无限,望不尽、遥天暮云。

石尤风紧,三板吟船,怎渡仙津。年嫌甲子平分。

剩有诗魔,难熨眉痕。

月底樽前,酒边茶畔,等闲负了良辰。

欲弹焦尾,犹只恐、相思调陈。

轻寒似水,守著窗儿,酿得愁新。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眉妩.夏夜有怀

正微风穿竹,淡月梳云,如水夜天碧。

生怕圆时少,凄凉影、深宵常伴孤客。

五年别恨,料素娥、知也怜惜。

凭栏久,漏点铜壶悄,广庭露虚滴。多少闲愁堆积。

便制成丽曲,谁倚琼笛。

目极三千里,销魂处、青鸾难递消息。

女牛会阻,待几时、同诉岑寂。

看清浅银河,偏亘两情脉脉。

形式: 词牌: 眉妩

绮罗香.秋雨

芳榭香消,野塘波冷,又是乍寒天气。

疏雨朦胧,故弄一庭秋意。

吹数片、林叶轻黄,添几寸、苔痕深翠。

算时光、已届重阳,东篱应访菊开未。

西窗帘幕静掩,怪底潇潇飒飒,排愁无地。

暗逗离心,别有凄凉滋味。

画桥外、烟柳低垂,碧槛畔、露蛩声细。

更何堪、滴向梧桐,夜阑浑不寐。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解连环.丁巳闰六月初七夜为牛女解嘲,和悔堂、远春两弟作

寂寥亭榭。正桐阴敛碧,月钩低挂。

算好景、已届仙期,奈缘阻新秋,闺逢长夏。

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

盼纤云四卷,耿耿银河,素影斜泻。频催漏声几下。

想天孙此际,离情难写。

为寄语、莫漫萦愁,譬青女姮娥,一生常寡。

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

惹人间、画楼数处,纳凉夜话。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