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章广文馆内静坐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诗人吴与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深人静时内心的感慨与对健康的忧虑。
首句“虚斋罢清话”,点明了地点和活动,虚斋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清话则暗示了之前与友人的交谈,现在谈话已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拂床事枕席”进一步描绘了准备休息的画面,拂床表示整理床铺,事枕席则是指躺下休息,整个过程都透露出一种日常生活的自然与平和。
“青灯灭馀烬,斜月流素壁”两句,将画面推向了夜晚的深处。青灯,即油灯,余烬指的是即将燃尽的灯火,而斜月则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它静静地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素白的墙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弟子富书声,感之增叹息”中,“弟子”可能是指诗人在章广文馆中的学生或助手,他们的读书声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引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感之增叹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健康不佳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知识追求与个人健康之间矛盾的复杂心情。
最后,“沉痾久缠绵,那由共兹夕”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沉痾,指严重的疾病,缠绵则形容病痛持续不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患病而无法享受正常生活,尤其是与他人共度美好夜晚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健康、时光流逝以及知识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