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石所作,名为《扇子诗(其十二)》。通过分析,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历史的反思。
“拈花示病元来怕”,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避态度,“拈花”象征着闲适生活,但“示病”则透露出一种恐惧心理,可能是由于过去某些不愉快的记忆或是对未来的担忧。
“遇酒逃禅却未真”,这句话表明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快乐时刻(如饮酒),也往往会选择逃避(逃禅),但这种逃避并非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享乐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三古绝编徒自圣”,这里的“三古”指的是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或事件,而“绝编”则是指那些被后世认为是完美无缺、不可超越的典范。诗人通过“我徒自圣”表达了一种谦逊和自知之意,承认自己无法达到这些古代圣人的境界。
“二王书法恐非臣”,“二王”通常指的是东汉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他们被誉为书法的典范。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书法水平的自我怀疑,担心自己的书法可能达不到这两位大师的水准。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历史评价和精神追求之间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简练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话语,李石传递了一种对自我位置与价值的探索,以及面对历史巨人的自我认知。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薰弦早已迓秋鸿,岁事先生逆料中。
前密后疏随处改,枉教杨柳怨西风。
海鸟已飞空自苦,池鱼虽美可长欺。
白君须发知多少,是我山斋睡熟时。
众妙香中出佛身,小儿造化不能嗔。
要知白塔降魔手,黑鬼元来怕黑神。
竹影月来去,荷香风送迎。
南窗枕书卧,醉眼看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