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儒字韵二首(其一)

人才长与世相疏,若谓无才即厚诬。

方朔长身无饭吃,人间饱死几侏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人的才华往往与世俗相隔,如果说一个人没有才能就是严重的冤枉。
汉代的东方朔虽然身材高大却经常挨饿,世间有多少短小却生活富足的人呢。

注释

人才:指有特殊才能或才华的人。
长与世相疏:与世俗格格不入,不被世俗所接纳。
无才:没有世俗认为的才能。
厚诬:严重的冤枉或诽谤。
方朔: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以机智著称。
长身:身材高大。
无饭吃:生活贫困,经常挨饿。
饱死:吃得过饱而死。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再用儒字韵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辛弃疾以人才与世俗的关系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往往与世俗相疏离,不被世人轻易理解和接纳,这并非因为他们缺乏才能,而是因为他们的才华超凡,不拘于常人之道。

诗人引用了汉代学者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虽然身材高大,却常常食不果腹,以此来比喻那些有才之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困境,而那些看似满足于温饱的“侏儒”(借指平庸之人)却饱食终日。通过这种对比,辛弃疾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不公,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才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豪放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其一)

竹杖芒鞋看瀑回,暮年筋力倦崔嵬。

桃花落尽无春思,直待牡丹开后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读语孟二首(其二)

屏去佛经与道书,只将语孟味真腴。

出门俯仰见天地,日月光中行坦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江山庆云桥(其二)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

焉得溪南一丘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江山庆云桥(其一)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瀰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