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归鸟

霜气横秋雯,暮鸟归何迟。

犬疾墓草枯,风劲冥鸿坠。

苍茫云树中,目极百忧萃。

人各有其怀,浅深随所寄。

景物感凋衰,抚心时一慨。

阮藉穷途哭,荆轲易水泪。

首阳伯叔歌,东篱彭泽醉。

孤英与节烈,情愫当无二。

茫茫靡所归,安得不丧志。

我昔二十馀,怀古多寤寐。

缅想百年终,身没名何为。

愧彼巢居人,万感消食睡。

茅茨三两间,言笑有真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对历史人物情感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霜气横秋雯”以霜气横扫秋空,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暮鸟归何迟”则以归鸟迟迟不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彷徨与迷茫。

“犬疾墓草枯,风劲冥鸿坠”两句,通过犬疾跑过枯萎的墓草,以及强劲的风将冥鸿吹落,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苍茫云树中,目极百忧萃”描绘了诗人站在广阔的云树之间,远眺时心中涌起的百般忧愁,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沉重心情。

接下来,“人各有其怀,浅深随所寄”一句,点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寄托,而这些情感的深浅则因人而异,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与思考。

“景物感凋衰,抚心时一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阮籍穷途哭,荆轲易水泪”引用历史典故,通过阮籍在穷途中的哭泣和荆轲在易水边的悲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共鸣与感慨。

“首阳伯叔歌,东篱彭泽醉”则借用了古代隐士的故事,通过首阳伯叔的歌唱和彭泽先生的饮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孤英与节烈,情愫当无二”强调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认为无论是在孤独中还是在坚守节操时,内心的情感应该是相同的。

最后,“茫茫靡所归,安得不丧志”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对失去目标与动力的担忧。

“我昔二十馀,怀古多寤寐”回忆了年轻时的自己,常常沉思于历史,体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缅想百年终,身没名何为”展望未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终点的忧虑。

“愧彼巢居人,万感消食睡”通过对比巢居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茅茨三两间,言笑有真意”描绘了一幅简朴而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真诚情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人性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归人二首(其一)

岁暮怀归人,苍茫云木外。

登高不可见,入室闻寒籁。

髣髴檐下声,捲幔日已昧。

日昧犹平时,对此偏无奈。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望归人二首(其二)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

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

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

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俛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

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

形式: 古风

伫立

伫立松根久,秋风吹敝衣。

回望万山合,山高身愈微。

茕茕百岁人,寒暑恒相违。

嗒然忘形骸,万里如初归。

廓落匪宇宙,目前徒清机。

视听还寻常,色响仍昔时。

沙静归鸿晚,溪深落叶迟。

白云终何来,明月寒更辉。

一滴鼓洪溟,古是今谁非。

形式: 古风

长啸

长啸千峰顶,下方闻不闻。

倚杖落红叶,开畬烧白云。

云端邈天际,不见其中人。

树下一敛目,隔山来斧斤。

丁丁彻遐迩,寂感乃愈纷。

声象体自玄,圣哲无所云。

坐起翘青冥,高低阳雁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