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清晨出发时的景象与感受。开篇“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两句,画出了一个静谧的清晨场景,店家女子点亮了灯笼,但远处的村庄尚未完全从夜色中脱离出来,给人一种朦胧与期待的感觉。接着“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色的画面,山上的云朵洁白如雪,路旁的树木挺拔如行人,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一句,则描绘了天色渐亮,夜晚最后几颗星辰隐去,而远方火光初现的景象。这里的“才分”表明时间紧迫,这也是早行者急切的心情写照。
末尾两句“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道路熟悉而又不愿多做停留的态度。“堠子”即路标或界石,是古代用以指示方向之物。诗人似乎在说,不需要特别去注意这些路标,因为自己对这条路已经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逝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急切又淡定的早行心境。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方喜凤箫吹协律,忽惊鸾镜黯无光。
入君怀袖初蒙幸,著主衣裳外不忘。
陌上野游多薄倖,闺中婉娈有刚肠。
落花满地无人扫,自是春来懒下堂。
有兴驾柴车,无心起草庐。
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
门巷慵耘草,园篱课种蔬。
虽非黄叔度,未易得亲疏。
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我与昔贤生异世,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堕雾入东海,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宝气虽埋斗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