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省即事

恩旨雠书到午休,笑谈连手得优游。

窗声渐渐回脩竹,庭实鲜鲜亸石榴。

风色洗清天畔阙,鼓声遥转日边楼。

群仙暂驾飞鸾去,从此蓬山更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皇帝的恩赐到了午休时间,我们愉快地交谈着,轻松自在。
窗外竹林声慢慢回荡,庭院里鲜红的石榴低垂着果实。
蓝天下的宫殿被清风洗涤,远处鼓声在日楼间回响。
神仙们乘着飞鸾暂时离去,从此蓬莱仙境少有他们的踪迹。

注释

恩旨:皇帝的恩赐。
雠书:批阅文书。
笑谈:愉快的交谈。
优游:轻松自在。
窗声:窗外竹林的声音。
脩竹:修长的竹子。
庭实:庭院里的果实。
亸石榴:低垂的石榴。
风色:天气和景色。
天畔阙:宫殿的边缘。
鼓声:远处的鼓声。
日边楼:太阳附近的楼阁。
群仙:众位神仙。
飞鸾:传说中的神鸟。
蓬山: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
少留:少有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的下午场景,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情境和高雅脱俗的心态。

“恩旨雠书到午休”,诗人接到了来自上级的宽慰之词,心情舒畅至极,以至于能在午后安然入睡。这里,“恩旨”指的是上级的关怀或命令,而“雠书”则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件的一种方式。诗人用这个细节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之平和。

“笑谈连手得优游”,在友人的陪伴下,诗人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这里,“笑谈”代表了欢乐的交流,而“连手”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朋友间紧密无间的情谊。“优游”一词,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从容不迫。

“窗声渐渐回脩竹”,窗外传来了细微的风声,轻拂着竹叶,这种声音常被用来形容静谧和清新的氛围。“庭实鲜鲜亸石榴”,诗人还注意到了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果实饱满而鲜艳,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充实而美好。

“风色洗清天畔阙”,这里的“风色”指的是风中的清新气息,而“天畔阙”则是对远方山峦的一种比喻,暗示了风景的开阔与纯净。整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鼓声遥转日边楼”,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鼓声,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群仙暂驾飞鸾去,从此蓬山更少留”,则是诗人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祥云(飞鸾)离去,来表达自己也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这里的“蓬山”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境,“更少留”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尽快达到这种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写,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脱俗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五鼓

永夜无尘事,閒眠似道堂。

纸窗分晓色,絮被借春阳。

万虑此中息,一身今可忘。

周公不足梦,佳趣在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三)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

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

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

却上丛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日值雪

东皇点缀一何工,飞下琪花顷刻中。

变尽楼台成夜月,不容车马竞春风。

崎岖广市黄泥污,冷淡群山彩日红。

野叟相逢应更喜,从来盈尺瑞年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六月望参

宿露初晞物向阳,袍鞋如水转回廊。

天开北极星辰正,风应南薰殿阁凉。

蓂荚已瞻圆魄就,槐花初覆广庭香。

朝廷礼数优元老,独后千官拜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