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谏议刘蕡

只手恩扶皇运倾,《春秋三传》论纵横。

生前不售锄奸志,地下何惭谏议名。

恶稔北司威正煽,冤衔南国恨难平。

玉溪为写《招魂》句,湓浦书来怆客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谏议大夫刘蕡的追忆与评价,展现了其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诗中以“只手恩扶皇运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刘蕡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扶持衰微皇权的形象。接着,“《春秋三传》论纵横”,暗示刘蕡在政治策略与历史解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影响力。

“生前不售锄奸志,地下何惭谏议名”两句,表达了对刘蕡未能在生前实现铲除奸佞之志的遗憾,但同时也肯定了他作为谏议大夫的名声将永载史册,不会因未能实现个人抱负而感到羞愧。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恶稔北司威正煽,冤衔南国恨难平”则揭示了刘蕡所处时代的黑暗与不公,以及他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北司代表了权力的腐败与滥用,而南国则可能象征着被压迫或受害的地区,这两句诗反映了刘蕡在维护正义与反对邪恶斗争中的艰难处境。

最后,“玉溪为写《招魂》句,湓浦书来怆客情”引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通过“玉溪”和“湓浦”的象征,表达了对刘蕡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招魂》是屈原的作品,常用来表达对亡者的哀思;而湓浦则是刘蕡流放之地,这里的“书来”不仅指实际的书信往来,也暗含了后人对他的记忆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蕡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他对正义与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意,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收录诗词(3)

蒋仁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麓台用杜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韵

泼墨生寒云,落笔成奇石。

人间藏弆求之迫,天家亦欲观真迹。

遥知奉敕写幽林,风雨惊飞殿廷壁。

旧传家学娄江东,丹青妙手神明通,兴到笔健如游龙。

岳岳给谏素鲠直,大有古之诤臣风。

闾阎疾苦莫可比,远隔君门万千里。

应诏定绘《豳风图》,不徒皴染闲山水。

形式: 古风

舟中遣兴

四十日来谁地主,二千里外客天涯。

青山两岸寻诗路,黄叶孤村卖酒家。

鼓枻有声过蟹舍,使帆无际失鸥沙。

前途遥指苍茫处,黄鹄矶边正晚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旅舍感怀

侯门纵可曳长裾,懒癖偏安水竹居。

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望活枯鱼。

鬓将如鹤频看镜,松欲成龙尚著书。

百尺楼头且高卧,陈登豪气未全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楼

万里辞吴会,经年滞越舟。

两行乡国泪,独上海山楼。

飓母威难近,蛮云瘴不收。

炎荒非我土,何事爱南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