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御医芳洲

家本东南海上村,翻因避世向金门。

熊经自信窥真诀,鸿宝还将献至尊。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海边村落的山人,因避世而偶然涉足金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熊经”和“鸿宝”,分别借用了道家修炼和珍稀药材的典故,暗示了主人公对道术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理解。他不仅自信于修炼之道,还愿意将所学贡献给尊贵之人,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山人与朝廷官员一同出行时的场景,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家哲学的深入探讨。通过“鸣佩”这一细节,展现了他虽身在尘世,但心系道家精神的形象。

最后,“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表达了山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通过年复一年种植橘树,不仅丰富了家园,也象征着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实践。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吕翁祠堂

吕翁祠堂漳水曲,高秋爽气何氤氲。

松间隐隐鸣仙乐,檐际时时驻彩云。

浮生一梦谁能度,羽客千年不可群。

未须白首牵朱绂,欲向丹丘访赤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刘蕡祠

岁暮江山摇落时,客来下马入荒祠。

独伤往事甚流涕,欲问遗墟不可知。

壁玉无因终易弃,龙鳞有逆竟难披。

今日登科还我辈,对君颜厚更何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朱仙镇观岳将军庙

丹青画壁闪旌旗,想象勤王转战时。

黄屋未归南狩驾,金牌已罢北征师。

平芜漠漠前朝隔,旷野阴阴暮鸟悲。

惟有西湖原上树,春来犹发向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陈编修约之禁中雪诗二首(其一)

建章今旦满清辉,朔雪缤纷应候飞。

忽飘九陌从风散,渐积千门待日晞。

素影偏摇宫女扇,轻花欲上侍中衣。

最是相如能献赋,沾恩新向菟园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