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折历云峤,千花通水源。
寒藤垂到地,怪石立当门。
白壤炼丹赤,清池磨剑浑。
曾来诵经处,片雨滴苔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图景,充满了自然与神秘的色彩。开篇“百折历云峤,千花通水源”两句,通过对山峦和溪流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曲折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寒藤垂到地,怪石立当门"则是对古宅周围环境的细腻刻画,既有动感的藤蔓,也有静默的怪石,都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古朴而神秘的画面。
接下来的“白壤炼丹赤,清池磨剑浑”两句,通过对岩石与水面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传递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曾来诵经处,片雨滴苔痕"则是诗人对往昔点滴回忆,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象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同时也揭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玉垒开方面,金汤控上游。
连营骠骑宅,重柝雁行楼。
彊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
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忧。
六年襄郡守,三策荩臣谋。
大将深围陷,长江万里休。
两淮先按堵,孤注独横筹。
破竹才乘势,闻风已置邮。
乾坤机轴转,海岳版图收。
春变山堂柳,波通汴水鸥。
平坡南下马,远渡北来舟。
无复琼花梦,犹馀芍药愁。
尘埃何竖子,还拥黑貂裘。
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沈沈信不通。
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园林酒正中。
背倚栏杆思往事,画楼魂梦可曾同。
朝来暮还去,寒潮不曾住。
江水亦有情,佳期几番误。
又见一阳生仲月,谁知独客最伤神。
天涯霜露深先垄,塞上干戈隔故人。
无酒步兵仍似醉,倩金曲?岂忧贫。
唯应天意同人意,欲放梅花树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