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料院(其四)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

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田粥饭僧。

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

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在简陋的书斋中独自欣赏着优美曲调,只有一盏小灯陪伴着我读收到的绝交信。
过去常与渔夫樵夫交谈,他们是否愿意像隐居的僧人一样,过上种田煮饭的生活。
耕作完毕,夕阳西下,牛儿颤抖着疲惫;夜晚醒来,明亮的月光下,鹤鸟羽毛蓬松。
近年来,我越发懒散,与往日并无太大差别,见到兔子也无法立即像年轻时那样去追捕。

注释

久矣:长久以来。
寒窗:简陋的书斋。
美曲肱:优美曲调。
绝交书:绝交信。
短檠灯:小灯。
问舍:询问住所。
渔樵侣:渔夫樵夫。
归田:隐居乡间。
粥饭僧:种田煮饭的僧人。
耕罢:耕作完毕。
觳觫:颤抖。
睡残:夜晚醒来。
鹤鬅鬙:鹤鸟羽毛蓬松。
年来:近年来。
老懒:懒散。
略相似:并无太大差别。
见兔:见到兔子。
放鹰:追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久矣寒窗美曲肱"一句,设定了一个深冬夜晚的场景,诗人独坐寒冷的窗前,手臂搭在窗台上,那种安适自得的情景令人羡慕。紧接着的"绝交书到短檠灯"则透露出诗人与世隔绝,只是在微弱的灯光下偶尔翻阅着来往书信,这里的“短檠灯”暗示了一种简朴而孤独的生活。

第三句"向来问舍渔樵侣"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关心,他询问那些住在附近的农夫和樵夫的情况,显示出一种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珍视。而"肯作归田粥饭僧"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放弃世俗、归隐佛门的生活理想。

以下两句"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农村晚景图:日落之后,牛儿也已经安息,而诗人自己则在清晨的月光中沉沉入睡。这里的“耕罢”和“睡残”都强调了诗人的生活节奏与世俗不同。

最后两句"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生命现象时的一种宿命观。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兔子的处境,暗示了即使在隐逸生活中,也无法完全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淡定和谐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物外,以及对一种简约而安宁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料院(其一)

红旗破贼本非才,白首为郎更此来。

群玉府应羞哙伍,碧油幢误筑燕台。

江行莫等蛟鼍怒,雨歇能令鸥鹭猜。

三径未荒归路好,秋风篱落菊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陈祭酒直舍木犀

西雍夜直秋风底,断是龙涎不敢香。

月府肯分金粟粟,书床相对玉琅琅。

人间富贵梦不到,世外高寒味尽长。

亦笑柴桑千载士,同时祇识菊花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净照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所居龙池巷

从来绝技似屠龙,莫倚神奇阿堵中。

但得直声如汲黯,尽渠曲学付孙洪。

草堂自作冥鸿计,药市宁收汗马功。

古井无波门巷静,再三不用起雷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