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

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

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

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

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寂而感伤的画面。"洗砚池荒,写经窗暗",暗示了昔日学者的风雅已成过往,砚池不再有人勤学,经窗蒙尘,显得冷落。"奚僮不扫闲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海棠树独自绽放,"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鲜艳的花朵与寂静的书斋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孤独。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旧时的繁华已不再,只有春风吹过,旧燕归来。"尘榻依然,重过萧斋",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词人感叹自己辛勤著书的辛劳无用,"著书辛苦知何用",尘封的丝桐和麈尾,都成为尘埃的记忆。"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回忆起在花丛中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剩独自凭吊。

最后,词人想象自己在董陵下马,正值寒食时节,询问那海棠花是否还在为故人开放。他担心明日花瓣凋零,猩红的泪滴会打湿青苔,增添了哀伤的氛围。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河传.春日偶忆江乡风景,寄东湖故人

双燕。相见。雨霏霏。茆店清溪酒旗。

玉壶买春花片飞。柳丝。似人金缕衣。

闰年较觉清明晚。东风软。做弄梨云懒。板桥斜。

芳援遮。谁家。粉墙山杏花。

形式:

最高楼.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丁字水,渺渺下前溪。芳树外,断虹垂。

青山尽在栏杆北,柳花吹度女墙西。

悄无言,溪上思,有谁知。

残照里、单衣闲伫立,剪不断、天涯芳草碧,临曲岸,俯清漪。

风前曾记人如玉,镜中已是鬓成丝。

洗尘容,归旧隐,是何时。

形式:

高阳台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形式:

离别难

绣户乳燕依依。玉人赠我将离。

海棠风里住,柳花香里去。昨宵银烛泪、替人垂。

朝雨浥,红鹃泣,殷勤相送碧油归。楼上立,车声急。

魂乍销,情如远水迢迢。野店罗衾薄,粉槛灯花落。

同不睡、度今宵。苔阶碧,弓鞋迹。相思一夜发红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