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却寄元九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

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在蒲池村中匆匆告别,来到沣水桥边独自徘徊。
行至城门时酒醉初醒,万千离别的愁绪瞬间涌来。

注释

蒲池村:一个地名,这里指诗人告别之地。
悤悤:形容匆忙的样子。
沣水桥:一个地名,诗人徘徊之处。
兀兀:形容沉闷或迷茫的状态。
行到:走到,行至。
城门:此处可能指代离开的路标或目的地。
残酒醒:酒醉后渐渐清醒。
离恨: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一时来: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诗人在酒醒之后,对远方的亲友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蒲池村里悤悤别"写出了离别时的情景,"沣水桥边兀兀回"则是对那一刻深刻印象的描绘。"行到城门残酒醒"表达了诗人在路途中酒醒后的情感变化,而"万重离恨一时来"则深化了这种别离之痛,显示出一种突然涌来的强烈思念。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村里、桥边和城门,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同时,诗中的"悤悭"和"兀兀"字眼,以其独特的韵味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通过对场景和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醉后听唱桂华曲

桂华词意苦丁宁,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醉后赠人

香毬趁拍回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

自入春来未同醉,那能夜去独先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醉戏诸妓

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

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醉吟二首(其一)

空王百法学未得,姹女丹砂烧即飞。

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