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三首(其三)

宝镜皎如月,价值千黄金。

偏照可怜色,不照可怜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宝镜为喻,描绘了镜中与镜外世界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的感慨。

首句“宝镜皎如月”,以皎洁明亮的月亮比喻宝镜的光华,暗示宝镜如同月之于夜空,能照亮周围的一切,引出下文对镜中与镜外世界的探讨。

次句“价值千黄金”,进一步强调宝镜的珍贵,同时也暗含着对价值与真实之间的思考,即事物的价值往往与它所能反映的真实相悖。

“偏照可怜色”一句,转折笔锋,指出宝镜虽能映照出表面的美好(可怜色),却无法揭示背后的真实情感或境遇,这里的“可怜”既可理解为美好,也可理解为脆弱、易逝,强调了镜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不照可怜心”直接点明了宝镜的局限性,它无法洞察人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复杂性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宝镜这一日常物品的象征,巧妙地探讨了现实与表象、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丼泉子

客有罗浮君,羽衣行翩翩。

长揖谢世事,鍊性三十春。

沆瀣不满口,貌如藐姑神。

问道广成子,空同高嶙峋。

挂瓢椅树枝,振舄天风门。

朅来吊延陵,晤言东海滨。

示我紫尸术,挺身入层云。

誓将结瑶华,引手长相亲。

形式: 古风

子夜吴歌九解赠殷近夫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

形式: 古风

吴中吟二首(其一)

出自吴东门,遥望姑胥台。

望久无所见,回风惨蒿莱。

图王志未就,神木生劫灰。

三复春秋传,英雄使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吴中吟二首(其二)

越女进馆娃,楚囚落天涯。

二物不并立,海水漂鸱夷。

湛卢南入郢,神物竟先知。

吴宫八百年,旦夕游鹿麋。缅晤丧亡主,岂尽庸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