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宣城道上

古木丛祠山径细,野花斑竹黏天际。

萧瑟峥泓谁可拟。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

三秋摇落悲游子,一鞭自袅西风里。

歇马溪桥人乍倚。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渔家傲·宣城道上》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宣城道上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

首句“古木丛祠山径细”,开篇即展现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两旁是茂密的古木和古老的祠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野花斑竹黏天际”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了野花与斑竹交织在一起,仿佛一直延伸到天边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辽阔。

“萧瑟峥泓谁可拟”一句,通过“萧瑟”和“峥泓”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山间风吹过时的凄凉感和水流的湍急,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壮丽。接下来,“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则将画面转至村落,墟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的水驿门半掩着,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气息。

“三秋摇落悲游子,一鞭自袅西风里”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离乡背井、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深切同情。秋天的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游子的孤独与哀愁在西风中更加凸显。

最后,“歇马溪桥人乍倚。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描绘了旅人在溪桥上稍作休息的场景,一位樵夫指点前方,仿佛在指引着前方的美好。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宣城道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闻西樵方为京口三山之游却寄

晴日南徐风景异,蒲帆饱趁春涛驶。

一片江山千古事。同儿戏,伯符志业何曾遂。

月下租船人咏史,使君大有淩云气。

满目茫茫愁对此。横笛里,妙高台上吹新水。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定风波.怀颍川刘公㦷,记与茂之、公㦷小饮红桥,几一年矣,故有此作

昨岁行歌古竹西。广陵三月柳绵飞。

谁更扶筇郊外走。林叟。开元遗事说依稀。

时序飙流惊又换。春半。风光虽似旧游非。

绿到江南清颍尾。春水。潺湲好为寄相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醉春风.艳情

月暗兰缸冥,风细花阴冷。紫茸帐底拍萧娘,醒。醒。

醒。良夜难逢,幽欢可惜,休教酩酊。

活火初烹茗,宝篆犹生鼎。红妆枕畔语檀郎,等。等。

等。城上人行,笼中鸟唤,如何便肯。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青玉案.咏糟蛏

春酲未析三更后。橙片切、莼丝糅。

食品厨娘偏解斗。

滑应凝碗,松难胜齿,几瓣嫣红透。

金刀小向霜天剖。越衬出、春纤消瘦。

捧处红糟先欲溜。

小姬无语,老饕狂叫,把与梅同嗅。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