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断肠春信自年年,烟雾珠帘掩翠钿。

红滴杜鹃花下雨,绿回杨柳院中烟。

重重春恨凭谁说,两两黄鹂唤欲眠。

独有多情明月在,隔墙花影动秋千。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鉴赏

这首诗《瑞鹧鸪》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细腻而哀愁的景象。开篇“断肠春信自年年”,以“断肠”二字直接点出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春之美好却常伴离愁的感慨。接着,“烟雾珠帘掩翠钿”一句,通过烟雾缭绕、珠帘半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翠钿则暗示着女子的装饰与身份,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哀愁。

“红滴杜鹃花下雨,绿回杨柳院中烟”两句,运用了对比与动态描写,红与绿、雨与烟,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变化无常。杜鹃花的红滴与杨柳的绿意,仿佛是春日的精灵,各自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重重春恨凭谁说,两两黄鹂唤欲眠”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将个人的愁绪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相融合,春恨难以言表,唯有黄鹂的啼鸣似乎能带来一丝安慰,却又让人感到疲惫,想要沉睡。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逃避。

最后,“独有多情明月在,隔墙花影动秋千”一句,以明月为线索,将思绪引向远方,虽然春日已逝,但月光依旧温柔地照耀着,花影轻摇,仿佛是春的余韵,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寄托。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体而言,《瑞鹧鸪》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深情描绘,以及在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

黄鹂啼处绿阴遮。红杏枝斜。碧柳枝斜。

和风和月梦魂赊。风乱杨花。月乱梨花。

春风漂泊梦为家。花也天涯。人也天涯。

花光人面绿窗纱。红是桃花。瘦是梅花。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潇湘夜雨

莺啭花更,蝶园香国,重阑朝暮愁归。

坠鞭人瘦,怎禁小风吹。

不为春酲懒起,分香处,燕子来窥。

芙蓉帐,馀烟已渺,红泪染离袿。

相逢何处也,难寻丹棘,欲寄啼规。

恐萧郎别后,浅淡愁眉。

剩有菱花一半,已不是那日崔徽。

长堤路,桃花带笑,柳眼自含悲。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玉蝴蝶

春日恼人花鸟,香车宝马,陌上成行。

相思满地,芳草绿到西江。旧衣香。

留他荀令,新曲误,顾了周郎。枉思量。

金壶滴博,银箭丁当。茫茫。

玉人何处,寻伊消息,瘦了容光。

只剩些些,影儿作对梦儿双。

恨多情、雁传银字,愁不语、花落纱窗。对斜阳。

珠帘卷起,又是昏黄。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金明池

似雨江梅,如烟飞絮,细细香风欲送。

江上梦回青琐闼,佩声却是谁家凤?

几番空对紫薇花,而今悔、虚害也黄粱梦。

正宿雨初醒,春眠未起,一派画楼钟动。

叹谪仙先朝供奉。看春色流光,雨梢花重。

西楼倚,锦筝低按,东郭卧、玉樽休空。

莽游仙、白了人头,但芝草连天,丹霞封洞。

待饮马榆关,拂衣黄阁,古月梅花三弄。

形式: 词牌: 金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