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种青蒲已满沟,暮栽黄菊亦成丘。
不辞西日射牛背,尚胜北风吹马头。
新雨客疏尘锁几,故山秋淡树藏楼。
艰难终竟乡情耐,准拟行窝处处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次韵答陈叔高》,通过对早春和初秋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故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早种青蒲已满沟”写出了诗人勤劳的农事活动,早春时节就种植的青蒲已经长满了沟壑,显示出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接下来的“暮栽黄菊亦成丘”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傍晚时分还在忙着种植菊花,这些菊花连成一片,如同小山丘,展现出诗人不畏辛劳的精神。
“不辞西日射牛背,尚胜北风吹马头”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艰苦生活的坚韧态度,即使烈日当头,也比北风刺骨更能忍受,暗示了他对家乡生活的执着坚守。
“新雨客疏尘锁几,故山秋淡树藏楼”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环境和秋日故乡的宁静,虽然客人稀少,尘土被雨水洗净,但山色秋意更显淡雅,树木掩映着楼阁,透露出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怀念。
最后两句“艰难终竟乡情耐,准拟行窝处处留”,直抒胸臆,表达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无法抵挡他对故乡的深情,他计划在每个可能的地方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土地的关系,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田园情怀。
不详
白发诗翁南峡居,肯来与子不相疏。
久知诸老难折简,端为此家多贮书。
谈吐清无涉俗处,容颜衰似避兵初。
溪梁一别还经岁,接得新诗锦不如。
乱后交朋星散居,如君那得易亲疏。
耐多但有客满座,忙绝不令儿废书。
万里山河蓬鬓底,一春风雨杏花初。
閒身共逊耽诗老,野服枯藤得自如。
斗粟千钱不易酬,海风吹断寄诗邮。
谁家盛设蟹黄饼,有客翻披狐白裘。
春树自随冬树老,官河长挟野河流。
隔生兄弟何须说,来作城南十日游。
闻说芗岩老,风情不减前。
菊盘秋熟蟹,竹枕晚凉蝉。
碑碣僧频谒,诗囊客自编。
梅花紫溪路,一别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