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徐孺子祠堂》。诗中,黄庭坚以乔木幽居的场景开篇,描绘了一位隐士般的徐孺子寓所的宁静与清幽,"乔木幽人三亩宅"形象地展现了祠堂主人的高洁品格和简朴生活。接着,他通过"生刍一束向谁论"暗示了徐孺子的孤独与淡泊,即使有再好的草料,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志向。
"藤萝得意干云日"运用了象征手法,藤萝攀援而上,仿佛表达了徐孺子的才情和志向高远。然而,"箫鼓何心进酒樽"则揭示出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热闹和应酬,只有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满足。
诗人进一步思考,"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意思是即使普通人家也可能缺乏像徐孺子这样的人才,而官府中也不乏陈蕃那样的贤者,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最后,"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淡泊名利的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当下人们嘲笑这种态度的批评。他感慨时间流逝,湖水依旧,而徐孺子的精神却如旧痕般历久弥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祠堂的描绘,赞美了其主人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池塘夜雨听鸣蛙,老境侵寻每忆家。
白发生来惊客鬓,黄粱炊熟又春华。
百年不负胶投漆,万事相依葛与瓜。
胜日主人如有酒,犹堪扶病见莺花。
追随富贵劳牵尾,准拟田园略滥觞。
本与江鸥成保社,聊随海燕度炎凉。
未栽姑熟桃李径,却入江西鸿雁行。
别后常同千里月,书来莫寄九回肠。
袁州司法多兼局,日暮归来印几窠。
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鼍。
遥知吏隐清如此,应问卿曹果是何。
颇忆病馀居士否,在家无意饮萝摩。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
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
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
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