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其一)

客路谁为骨肉亲,两君邂逅结比邻。

相交自可到头白,世乱还家有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此诗《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其一)》由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通过对两位君子来访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友情之重。

首句“客路谁为骨肉亲”,以客居他乡的旅人自比,感叹在异乡中,真正能称得上骨肉至亲的人实属罕见。这里的“骨肉亲”不仅指血缘关系的亲人,更蕴含了在艰难时刻能够相互扶持、情感相通的挚友之意。

次句“两君邂逅结比邻”,描述了两位君子偶然相遇,却因志趣相投而成为邻居,这种不期而遇的缘分显得尤为珍贵。通过“邂逅”和“结比邻”的描绘,凸显了友情的难得与珍贵。

第三句“相交自可到头白”,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与期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能够找到一位可以相伴到老的朋友,是何等的幸运与美好。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长久深厚友谊的珍视与憧憬。

最后一句“世乱还家有几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慨在乱世之中,能够平安回到家乡的人寥寥无几。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思,也是对能够拥有稳定生活、家庭团聚的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情、安定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元末明初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其三)

白首相逢能几回,羡君仍作等閒来。

明年此日知何处,且向空庭嗅落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旅怀(其一)

春半家书预作期,长儿十月送寒衣。

江空野旷无消息,踏遍苍苔人独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旅怀(其二)

数口迢迢寄海边,乡心客计两茫然。

老妻岂悉未归意,将谓飘蓬似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旅怀(其三)

独向荒村歌竹枝,寒烟暮雨不胜悲。

平生一种凄凉态,岂料偏归老大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