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瓶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中的“炉头莫为热中鸣”以炉火比喻生活的琐碎热络,提醒人们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且作松风入耳清”则将瓶笙的声音比作松风,暗示其悠扬清雅,如同自然界的宁静之声。
“火候抽添成别调”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对瓶笙技艺的掌控,通过调整火候,使音乐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汤痕深浅变秋声”形象地写出音色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丰富层次,仿佛秋天的景色在乐声中流转。
“谁知冷暖情难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冷暖、人情起伏的感慨,而“自恨炎凉诉不平”则流露出对世间不公的无奈与愤慨。最后,“何用绛唇吹玉管,纤簧低咽夜三更”以深夜瓶笙的低沉旋律收尾,寓言般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不平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瓶笙为载体,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