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到处为家,鹑居无恋。要行便去云游转。
阴阳之外物难拘,长安咫尺真非远。
道乐希夷,死生永免。亘初一点光如电。
自然照耀晃虚无,命清无缺成修炼。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刘处玄的《踏云行》,以自由自在的云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道家逍遥无拘无束理念的追求。首句“到处为家,鹑居无恋”描绘了诗人四海为家,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鹑居"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要行便去云游转”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飘逸和随性。
“阴阳之外物难拘,长安咫尺真非远”表达了超越世俗束缚,视距离如无物的超然境界,即使是近在咫尺的长安,在诗人眼中也并非遥不可及。诗人追求的是“道乐希夷”,即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永恒。
“亘初一点光如电,自然照耀晃虚无”运用比喻,将道家的智慧比作闪电,照亮内心深处,揭示出自然法则的奥秘。最后两句“命清无缺成修炼”总结全诗,表达出通过修炼使生命纯净无暇,达到与道合一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不详
遥望东南,彩光分朗。忽然见了滨州往。
醮缘感应仗高真,昔年曾有刘高尚。
德遍十方,度人无量。万清万善理明广。
他时归去到蓬莱,无为道妙无虚妄。
一别三年,重游此地。云庵寂阒忘心意。
有时忻则看仙经,自然理达真明异。
真乐希夷,道尊德贵。俱损无有忘忧喜。
洞天清隐混嚣尘,要登云路先超彼。
圣道难逢,真修易遇。自然之理明今古。
死生贩骨几千遭,这番了了无来去。
蓬岛仙乡,亘灵无苦。朝元路上高真许。
松枯海变永常存,他年万祖离阴府。
去岁周亭,今年重到。光阴似箭催人老。
世空识破好休心,修行下手志宜早。
不肯忘情,将来悔懊。松峰乐道随缘饱。
无中炼就汞和铅,携云跨鹤归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