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声如乐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敲击美玉的声音能瞬间停止,人们的话语和音乐交织在一起。
繁复的音符忽然终止,高雅的旋律显得格外清新。
仿佛仙子的脚步也暂停,泉水的声音似乎在夜晚哽咽。
曲子结束,却仍有余音缭绕,听觉享受中蕴含深情。
独特的声音难以形容,精巧微妙岂能用言语表达。
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乐章,我会无比荣幸,如同昆山之石般珍贵。

注释

玉:美玉。
叩:敲击。
旋:瞬间。
止:停止。
人言:人们的交谈。
乐并:交织。
繁音:繁复的音符。
阕:终止。
雅韵:高雅的旋律。
诎然:格外。
佩想:想象中的仙子。
停:暂停。
泉疑:泉水似乎。
咽:哽咽。
曲终:曲子结束。
异听:余音。
响极:声音极尽。
馀情:深情。
特达:独特。
拟:形容。
玲珑:精巧微妙。
易名:用言语表达。
昆山:昆山之石,比喻美妙的乐章。
一片:一片乐章。
伫:期待。
为荣:视为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轲的作品,名为《玉声如乐》。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音乐演奏过程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之美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这两句开篇便描写了玉制击筑(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的声音能够随着演奏者的意志起伏停顿,与人们的话语和音乐融为一体。这不仅展示了音乐的灵动性,也突出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随后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由喧闹转向宁静的音乐氛围变化,显示了从复杂到简约、从粗暴到细腻的艺术处理。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这两句诗通过对佩玉和泉水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其中“佩想”指的是佩戴玉石所产生的声音,“停仙步”则是一种超脱尘世、仿佛仙人行走的声音效果。"泉疑咽夜声"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在深夜中泉水细流的声音,既神秘又宁静。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即便是音乐结束,但那种美好的感受和余韵依然回旋在心头。这正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场音乐会的深刻印象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这两句通过对“玉声”的高度评价,表明这种美妙的声音是极难以语言描述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场音乐会的独特体验和难以忘怀的情感。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将那份难以捉摸的艺术美感比作昆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音乐会的极高评价和自豪感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也透露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深处抒发。

收录诗词(1)

刘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游(其一)

柳成金穗草如茵,载酒寻花共赏春。

先入醉乡君莫问,十年风景在三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万葛树

叶如羽盖岂堪论,百步清阴锁绿云。

善政已闻思召伯,英风偏称号将军。

静铺讲席麟经润,高拂□枝兔影分。

更有岁寒霜雪操,莫将樗栎拟相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中春宴游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

楚王云雨迷巫峡,江令文章媚蜀笺。

歌黛入颦春袖敛,舞衣新绣晓霞鲜。

酒阑香袂初分散,笑指渔翁钓暮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去年今日

去年今日到荣州,五骑红尘入郡楼。

貔虎只知迎太守,蛮夷不信是儒流。

奸豪已息时将泰,疲瘵全苏岁又周。

圣主若容辞重禄,便归烟水狎群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