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

贫中有佳设,石鼎事煎烹。

顾渚草芽白,惠山泉水清。

酌多风可御,薰歇雾犹横。

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贫困中仍有美好的茶席,石鼎里煮水烹茶。
顾渚的嫩茶芽洁白如雪,惠山的泉水清澈透明。
喝一口茶,微风似乎都能抵挡,香气散去,雾气依然缭绕。
喝完茶后,妻儿欢笑,我肚子里空空如也,只剩回响的肠鸣声。

注释

贫中:即使生活贫困。
佳设:精致的茶具。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茶器。
事煎烹:专心煮茶。
顾渚:地名,以产茶著名。
草芽白:茶叶的新芽。
惠山:地名,以泉水闻名。
泉水清:泉水清澈。
酌多:喝得畅快。
风可御:仿佛能抵御寒风。
薰歇:香气渐渐消散。
雾犹横:雾气仍然弥漫。
饮罢:喝完之后。
妻孥:妻子和孩子。
枯肠:形容肚子空空。
百转鸣:形容肠鸣声不断。

鉴赏

这首诗名为《煎茶》,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贫家简朴却雅致的生活场景:虽然家境贫寒,但主人仍能精心准备,使用石鼎烹煮茶水。他选用顾渚的嫩茶叶和惠山的清泉水,体现了对品茗之道的讲究。诗人通过“酌多风可御”一句,暗示饮茶带来的清爽感可以抵御外界的寒意,而“薰歇雾犹横”则写出茶香袅袅,如雾般萦绕的氛围。

最后两句“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描绘了饮茶后全家人的欢乐情景,即使生活清苦,一杯好茶也能带来温馨的笑声,连诗人的内心也仿佛因茶香而感到满足,仿佛枯竭的思绪也因茶而复苏。整首诗以日常琐事见真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福帅张渊道送荔子

岂无重碧实瓶罍,难得轻红荐一杯。

千里人从闽岭出,三年公送荔枝来。

玉为肌骨凉无汗,云作衣裳皱不开。

莫讶关情向尤物,厌看绿李与杨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辞召命呈子忱侍郎

懒慢无端世所遗,独怜衰病少光辉。

惠然投我有华衮,何以报公无纻衣。

末学虚声惭取誉,旧章多识恐成非。

侍郎清鉴悬明镜,莫道尘埃一点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榴花

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

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

花虽后文杏,实可待瑰橙。

病叟缘何喜,留苔看落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巾山广轩次韩无咎韵

铃斋偪仄未销忧,暇日聊为帢帻游。

乔木中间藏古寺,篮舆直上得名流。

岂无云水连孤屿,亦有山林望一州。

后日玉霄峰顶去,忆经行处为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