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其七)

十五日已前,藏身处没踪迹。

十五日已后,没踪迹处莫藏身。

正当十五日,布袋头开,全身显露。

不怜鹅护雪,且喜蜡入冰。

形式: 偈颂

翻译

在十五日之前,隐藏的地方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过了十五日之后,不要再试图在你留下的痕迹中隐藏。
就在十五日当天,就像布袋开口,你的全部暴露无遗。
不再怜悯鹅毛般的伪装,只因蜡烛融化在冰雪之中。

注释

十五日:指特定日期。
藏身:隐藏自己。
没:消失。
踪迹:痕迹, 踪影。
莫:不要。
正当:恰逢。
布袋头开:比喻事物的真相大白。
显露:暴露。
鹅护雪:比喻精细的伪装。
蜡入冰:蜡烛在冰雪中融化,象征伪装被揭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珍所作的《偈三十五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独特的禅语方式表达了一种生活哲理和修行态度。

诗中通过十五日这个时间点,象征着事物的转折点。前半句“十五日已前,藏身处没踪迹”暗示在过去的阶段里,人应该隐匿行迹,保持低调或潜心修炼。而后半句“十五日已后,没踪迹处莫藏身”则教导人们在达到某个关键时点后,无需再刻意隐藏,应坦然面对,展现真实的自我。

“正当十五日,布袋头开,全身显露”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转折,比喻人在恰当的时候应当敞开心扉,展现自己的全部。最后两句“不怜鹅护雪,且喜蜡入冰”,形象地描述了不畏严寒、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鹅在雪中保护自己是常态,而蜡烛融化在冰雪中则象征着坚韧与适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洞察,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放下伪装,勇敢面对挑战。

收录诗词(33)

释祖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三十五首(其六)

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三十五首(其五)

二月春将半,桃花开烂熳。

纷纷寻剑客,谁是不疑汉。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偈三十五首(其三)

高而无上不可极,渊而无下不可测。

欲知步步透双关,看取清风生两腋。

形式: 偈颂

偈三十五首(其二)

非衣不传于法,非法不授于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