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七首(其二)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

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

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所作的《览镜七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观察镜中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首句“说法从人诮马留”可能是指借他人之言来审视自己,带有自嘲之意;“似猴良亦胜真猴”则暗示诗人虽有几分猴子般的机灵,但也宁愿保持真实的自我,不完全受他人言论左右。

接下来,“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运用了比喻,将生活比作雕刻木偶的游戏和梦境中的山水,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平凡如雕琢木偶,也足以带来乐趣,而现实中的困境则如同残破山水,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

“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景象,想象着溪流边菱叶泛舟,橘树下霜华点缀,充满了诗意和宁静。

最后两句“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意为自己真正追求的是戴上纶巾,穿上渔装,悠然垂钓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镜中自我为引子,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理想境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2)

陶望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览镜七首(其三)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

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

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

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览镜七首(其四)

镜里容颜颇自知,须知元颍即吾师。

持筹讵免揶揄笑,顾影行遭罔两疑。

薄相苦无蚕室妇,贫身半属债家儿。

生来百丑鬷明面,可独穷人尽是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览镜七首(其五)

莫怪年时爱道装,姓名久已隶空王。

六时自礼莲花漏,每日亲拈印字香。

诗景天和邀客和,衡门草长与人长。

夜灯点罢仍朝梵,静业山中也觉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览镜七首(其六)

春风濠上始观濩,秋雨檐前又醉沤。

万事总如僧剃发,一生偏爱黍垂头。

嵚崎历落真堪笑,宠辱升沉定不忧。

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