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所作的《览镜七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诗人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画面。首句“春风濠上始观濩”以春风中的濠梁比喻人生初见世事的开阔,暗示诗人开始审视生活的广阔与深沉。次句“秋雨檐前又醉沤”则通过秋雨檐下的景象,表达诗人经历世事后的沉醉与回味。
第三句“万事总如僧剃发”运用僧人剃度的意象,寓意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如同僧人的剃度,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第四句“一生偏爱黍垂头”借“黍”的低头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喜爱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第五句“嵚崎历落真堪笑”描绘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诗人认为这些起起落落值得一笑置之,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最后一句“宠辱升沉定不忧”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荣辱沉浮的从容心态,他并不为这些身外之事忧虑。
结尾处,“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以唐生自比,询问在骑牛与跃马(隐喻平淡与功名)之间,究竟哪种生活方式更优,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