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为谁。

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从之恐莫见,况肯从我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蕴含深刻的生活哲理,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自由与束缚的状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生物对于自由天性的渴望。接着,“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无法自持,反而愿意倾听他人的生活状态,这里蕴含了一种对别人的生活经历的好奇和向往。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一句,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当一个人面对繁重的事情时可能会感到厌倦,而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却又容易陷入更深的悲凉。接着,“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进一步阐述了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有其各自的苦恼和劳累,这种对比强调了物极必反的人生况味。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为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建名为“静照堂”的寺庙的目的,似乎是在问这份平静和照明是为了哪一个灵魂。最后,“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从之恐莫见,况肯从我为”则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士人,在生活中寻找着自己的安宁之所,对于生命的流逝和有限性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苏轼深邃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冲残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曲蘖,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次韵柳子玉见寄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