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不舍。全诗通过描述与朋友在武功的夜晚畅饮交谈的情景,以及对于学问的追求和自己悟道不早的心情反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知识的渴望。

诗中“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以及个人的学习态度。然而,“嗟予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悟道迟缓的自责之情。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写出了诗人近来的忧虑和痛苦,以及内心世界的荒凉。接着,“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则表达了对朋友之美好容颜的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岁月流逝、精力衰减的无奈。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学问上的孜孜不倦和对知识的渴望。末尾,“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表达了朋友分别后的惆怅,以及希望早日摆脱束缚、自由翱翔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怀和高远的理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冲残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曲蘖,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次韵柳子玉见寄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钱藻出守婺州得英字

老手便剧郡,高怀厌承明。

聊纡东阳绶,一濯沧浪缨。

东阳佳山水,未到意已清。

过家父老喜,出郭壶浆迎。

子行得所愿,怆悢居者情。

吾君方急贤,日旰坐迩英。

黄金招乐毅,白璧赐虞卿。

子不少自贬,陈义空峥嵘。

古称为郡乐,渐恐烦敲搒。

临分敢不尽,醉语醒还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刘攽倅海陵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