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火

腾空烈焰挟灰飞,望里荧煌煖气微。

禅性定馀传指灭,客心燃后御风归。

烹来石髓凉侵齿,著尽霓裳冷切闱。

入火化人元不爇,徒劳炙手借炎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寒火》由明代诗人朱之蕃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寒夜中一缕微弱火焰的景象,以及它所引发的深刻思考。

首联“腾空烈焰挟灰飞,望里荧煌煖气微”以动态的描绘开篇,将火焰在空中跳跃、灰烬随风飘散的场景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望里荧煌煖气微”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既展现了火焰的明亮,又暗示了其温暖的气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禅性定馀传指灭,客心燃后御风归”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火焰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这里,“禅性定”与“客心燃”形成对比,前者指向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后者则是外在欲望的追求。通过“传指灭”与“御风归”,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欲望的超越。

颈联“烹来石髓凉侵齿,著尽霓裳冷切闱”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石髓”与“霓裳”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前者“凉侵齿”暗示了物质追求后的冷静反思,后者“冷切闱”则表达了精神追求的高远与清冷。这两句诗揭示了人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尾联“入火化人元不爇,徒劳炙手借炎威”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通过“入火化人”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真正内在的自我觉醒与超越的渴望,指出真正的自我并不因外在的火焰而被烧毁,而是能够从其中获得成长与启示。最后,“徒劳炙手借炎威”则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外在力量与影响的行为,强调了内在力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寒火》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火焰景象,更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自我觉醒与超越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6)

朱之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茶烟

濛濛漠漠更霏霏,淡抹吟屏羃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觥船鬓巳丝。

唯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榾柮窝

安乐窝中兴澹然,灵根斫得自樵仙。

地炉伏火春如海,雪屋围风夜似年。

香透玉酥和芋拨,脂流琥珀带松燃。

绝胜沈水烧金鸭,吹彻参差恼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木炭

墨沼苍龙蜕骨坚,冰霜难犯地炉边。

送来雪里寒威重,领取春回煖律先。

炙手何劳争倚附,熏心喜见息风烟。

乌金声实真相称,不朽精神藉火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仙居吟

山风吹破故窗纸,片片雪花飞入来。

添尽布裘浑不煖,拾枯深拨地炉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