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

雪消春动气清微,夹道都人望帝晖。

法部已调丝竹管,御袍初进赭红衣。

康衢弥节严三卫,真馆焚香降六飞。

宴罢瑶池回跸晚,五云通夜拥端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冰雪消融春意渐浓,百姓沿街期待明君的光芒。
宫廷乐队已准备就绪,皇帝身着红袍首次亮相。
宽广的大道上戒备森严,皇宫中香烟缭绕迎接天子降临。
宴会结束后,从瑶池归来已是夜晚,五色祥云簇拥着皇家宫殿。

注释

雪消:冰雪融化。
春动:春天的气息开始活跃。
清微:清新微弱。
都人:城市居民。
望帝晖:期待帝王的光辉。
法部:宫廷音乐部门。
丝竹管:各种乐器。
御袍:皇帝的袍服。
赭红衣:深红色的衣服。
康衢:宽阔的大道。
弥节:加强戒备。
三卫:宫廷卫队。
真馆:真正的宫殿。
六飞:天子的车驾。
宴罢:宴会结束。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回跸:返回宫中。
端闱:皇家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雪消、天气清新的景象,人们在路上都仰望着皇帝的光辉。法部的音乐已经开始调试丝竹管弦,而皇上的新衣也是赭红色的。朝廷中的各项活动都已准备就绪,三重卫士守卫严密,真馆中香火缭绕,有神仙般的六彩云朵降临。宴会结束后,皇帝晚上返回宫殿,五彩的云朵如同屏障一般拥挤在宫门前。

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宫廷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祥和、庄重的朝代气氛,同时也反映出皇帝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皇权的尊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6)

吕公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吕公弼弟。仁宗时登进士第。英宗时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初,知开封府,为御史中丞。反对行青苗法,言吕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颍州。起知河阳,召还知审官院,寻同知枢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辅政,废除新法。三年,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卒谥正献

  • 字:晦叔
  • 籍贯:宋寿州
  • 生卒年:1018—1089

相关古诗词

留题龙门二首(其一)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

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

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形式: 七言律诗

分题得瘿木壶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

檃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

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终朽不器。

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

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牺象非不珍,金罍岂不贵。

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

幸因左右容,反见为奇异。

人之于才性,夫岂远于是。

性虽有不善,在教之揉励。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饰陋就其长,皆得为良士。

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形式: 古风

天津晚步

芝盖久稀疏,暮云空坱北。

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

禁籞尚连延,觚棱犹巀嶭。

桥势横雌霓,堤形偃初月。

瀍涧岸已深,汉唐时既歇。

危亭独坐人,浪把兴亡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