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

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

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

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海国气候湿热,新居适宜凉爽。
为了那上下辛劳,换得此处干燥舒适。
只是江路险峻,常常感到提水腰酸。
频繁劳作四人忙,艰难地开凿层层山岩。
辛苦十日才一尺,底下有青石坚固。
整天只烧柴火,何时能见滔滔江浪。
丰富你的食物,给你工具挖矿。
山石虽有尽时,我的决心并未消减。
今日仆人们欢喜,泥土又可重塑。
早晨瓶中得雪水,傍晚缸里停冰流。
人生多有困顿,何处不是挑战。
哪怕一勺之饮,简朴生活也有欢愉。

注释

蒸溽:湿热蒸腾。
高寒:凉爽。
陟降:上山下坡。
寝处乾:干燥的居住环境。
江路峻:江路险峻。
汲腰酸:提水劳累。
矻矻:勤劳不懈。
硗硗:形容山石坚硬。
磐:大而平的石头。
迸火:烧火做饭。
飞澜:奔腾的江水。
丰我:丰富我的。
椎与钻:挖掘工具。
阑:结束。
抟:捏、塑造。
雪乳:雪水如乳。
冰湍:冰块流动。
艰难:困难重重。
一勺:少量的水。
曲肱:弯着胳膊。
馀欢:剩余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鹤山新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两句,表明诗人所处之地气候炎热,但他却选择了一个高寒的地方作为新居,这可能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或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则写出了诗人为了获取水源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将远处的水引入自己的住所,以解渴望。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努力和坚持。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获取生活必需品时遇到的困难和身体上的疲劳。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投入到这项艰辛的工作中去。

“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描述的是凿井的过程,这是一项极为艰苦的体力劳动。诗人用了“矻矻”和“硗硗”这样的拟声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的艰难和辛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则是说在不断的挖掘中,最终找到了泉水的所在,但是在此之前却遭遇了坚硬的岩石。这里诗人用“弥旬”形容时间的漫长,用“寻丈”表达了对深度的探求。

“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则是说虽然整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却未能立即获得成果。这里的“迸火”可能指的是凿井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发出的火花,而“飞澜”则是期待中的泉水。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生活必需品和工具的珍视,以及他对改善生活条件的积极态度。这里的“粲与醪”可能指的是食物和酒,而“椎与钻”则是挖掘井用的工具。

“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坚韧不拔,即便是山石也有被挖穿的一天,但诗人的意志却始终没有减弱。这里的“我意”指的是诗人的决心和毅力。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则写出了在艰难中找到乐趣的情景。“僮仆”可能是指侍从或帮工,他们在挖井过程中的辛勤工作得到了成果,这让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这里的“黄土”可能是指泥土,而“复可抟”则意味着可以再次进行挖掘。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描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寻找清凉水源的场景。“雪乳”和“冰湍”都是形容清凉之物,这里可能是比喻性的表达,指代诗人对清洁水源的渴望。

最后,“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活境遇的一种感慨和接受。这里的“我生”指的是诗人的生命状态,而“类如此”则意味着他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改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艰苦生活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其一)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废井已塞,乔木干霄。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形式: 四言诗

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其二)

下有澄潭,可饮可濯。江山千里,供我遐瞩。

木固无胫,瓦岂有足。陶匠自至,啸歌相乐。

形式: 四言诗

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其三)

我视此邦,如洙如沂。邦人劝我,老矣安归。

自我幽独,倚门或挥。岂无亲友,云散莫追。

形式: 四言诗

和陶时运四首,并引(其四)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䰂垂髫,覆此瓠壶。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