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梅关

万里南归客,三秋羁旅身。

霜华欺短鬓,草色动征轮。

岭峭连天树,风高鸟趁人。

十年歧路裹,虚负紫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旅人在秋季的梅关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首联“万里南归客,三秋羁旅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身份,以及长时间在外漂泊的无奈与疲惫。颔联“霜华欺短鬓,草色动征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霜白的头发和随风摇曳的草色,都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旅途的不易。

颈联“岭峭连天树,风高鸟趁人”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山岭陡峭,树木连绵,高风凛冽,连飞鸟都不得不紧随行人,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旅人的挑战。尾联“十年歧路裹,虚负紫纶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漂泊生涯的感慨,虽然他可能曾怀揣着某种理想或目标,但如今看来似乎都已成空,紫纶巾象征着曾经的理想或身份,如今却成了徒有其表的虚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旅途劳顿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174)

郭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岳州望洞庭

湖水何太狭,君山望不浮。

川陵有变态,客子自清游。

新树低临渚,澄云晚泊舟。

笛声今夜月,谁醉岳阳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西樵山(其一)

川原缭绕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

满径悬萝无犬吠,隔林修竹有鸾栖。

泉鸣群玉飞青磴,桥跨双虹度碧溪。

振袂忽跻千仞上,暮云遥眺万山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西樵山(其二)

天开图画出尘氛,并列罗浮更不群。

潮势全吞南海月,楼光半入北山云。

桄榔树色晴中见,欸乃歌声静裹闻。

便欲乘风跨黄鹤,掀髯一问碧霞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西樵山(其三)

西樵之山插霄汉,七十二峰深翠微。

高台花雨飞晴昼,绝顶天风吹客衣。

红树枝头双蝶板,绿萝阴下一渔矶。

相逢愿结求羊侣,笑向东风歌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