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

谁把长眉一笔勾,芳魂犹忆上阳秋。

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

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

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入微的画眉场景,充满了情感与想象。诗人以“谁把长眉一笔勾”开篇,巧妙地将画眉这一动作拟人化,仿佛是有人在一笔一划间勾勒出眉毛的神韵,引出了对画中人物情感的联想。

“芳魂犹忆上阳秋”,暗示了画中女子可能有着一段难忘的往事,她的魂魄似乎还沉浸在过去的时光里,这种淡淡的哀愁和回忆,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婉。

接下来的“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眉毛比作带雪的双蛾,灵动而富有生机;同时,通过“金篓”和“玉钩”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这里不仅描绘了眉毛的形态,也暗示了画中女子的高雅气质和精致生活。

“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这两句继续深化了画面的情感表达。桃花与翠绿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之美,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柳叶的描绘则进一步强化了愁绪,仿佛是女子心中难以言说的忧伤。

最后,“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诗人以京兆尹(古代官职,此处借指画师)的视角,表达了对画中女子的同情与怜爱,同时也暗示了画师对作品的深情投入。这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学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眉这一细节的精细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晓鸟

鼓吹诗肠最有情,非关得意自呼名。

喉端应律东风暖,林下栖踪夜气清。

丝竹因人嫌作态,文章似尔善和鸣。

人间不觉韶光老,园柳依稀递变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老马

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

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

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

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骊龙

蛰龙一睡五百秋,呼吸潮汐恣鼾齁。

陵谷升沉几千徙,海底长夜闭灵湫。

鲸鲵鲛鳄不敢樱,波沉浪寂风雨愁。

醒来电眦矢乌免,鳞甲苯尊荆棘稠。

人间此诀传秘密,图南得之华胥游。

潜显起伏自有时,怀宝迷罔乃招尤。

鲲鹏搏击尔弗知,明珠领下被人偷。

明珠一去不复收,但见蟠泥修尾鳅。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纸鸢

东风才转律,得气著鞭先。

画作乘鸾女,居然跨鹤仙。

六裳怜瘦骨,琼佩逐哀弦。

何事层霄去,仍留一线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