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八)木耳

蔬肠久自安,异味非所?。树耳黑垂聃,登盘今亦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木耳这种食材的独特品味与欣赏。首句“蔬肠久自安”,以“蔬肠”喻指清淡的饮食习惯,表达出诗人长久以来对简单素食的喜爱与适应,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接着,“异味非所?”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寻常食物之外的特别味道的好奇与期待,暗示了对木耳这一特殊食材的兴趣。木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这里被赋予了超越普通蔬菜的意义,成为一种值得探索和品味的美味。

“树耳黑垂聃”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木耳比作从树木上垂下的黑色耳朵,形象地描绘了木耳的形态,同时也暗示了其生长于自然界的独特环境。这里的“聃”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暗含着木耳具有某种超凡脱俗的特质。

最后,“登盘今亦乍”则描述了将木耳送上餐桌的情景,一个“乍”字,既表现了对这道菜肴新鲜出炉的惊喜,也体现了对木耳这一食材在日常饮食中出现时的新鲜感和不同寻常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对木耳这一食材的独到品味,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美食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九)萝卜

纷敷剪翠丛,津润擢玉本。

寂寞病文园,吟馀得深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芋魁

沃野无凶年,正得蹲鸱力。

区种万叶清,深煨奉朝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一)笋脯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二)豆腐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