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三立在清明节时前往西山祭扫先人陵墓的情景。首句“阻兵卧疾负归期”表达了诗人因战乱和疾病未能及时回家的遗憾,而此刻他只能扶持着病体,以儿子的身份履行上坟的职责。接下来的“一径馀花初脱雨”写出了雨后花朵在墓道旁零星开放的清新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形成对比。
“三年枯泪尚留碑”则流露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三年来积攒的悲痛泪水仍洒落在墓碑上。诗人继续描述眼前景象,“云风摩荡悬灵境”,意指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在抚慰亡者的灵魂,而“岩壑低昂拥故姿”则描绘出山势起伏,仿佛在怀抱着故人的遗骸。
最后两句“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以深沉的感慨收尾,诗人痴痴地望着松林,连乌鸦的啼叫都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夕阳余晖下,更显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动荡中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