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蓬二岭

世路年来熟险巇,那堪炎火正宣威。

足摩青壁顶头过,心逐白云天外飞。

瀑布有声愁客耳,山禽无语怪儒衣。

田翁怜我鞋根湿,为说林梢已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近年来世道多艰,炎炎烈火正嚣张。
脚踏峭壁走过顶峰,心随白云飘向天边。
瀑布声声令旅人忧愁,山鸟无声对儒者衣着感到惊奇。
农夫见我鞋底沾湿,告知林梢已近黄昏时光。

注释

世路:世道。
险巇:艰难险恶。
那堪:怎能忍受。
炎火:烈火。
宣威:嚣张。
足摩:脚踏。
青壁:峭壁。
顶头过:走过顶峰。
心逐:心随。
白云:白云。
天外飞:飘向天边。
瀑布有声:瀑布声声。
愁客耳:令旅人忧愁。
山禽无语:山鸟无声。
怪儒衣:对儒者衣着感到惊奇。
田翁:农夫。
怜我:怜悯我。
鞋根湿:鞋底沾湿。
林梢已夕晖:林梢已近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崎岖山路的艰难历程和内心情感的飞扬。"世路年来熟险巇"表明时光荏苒,世事变迁,而道路也变得更加险峻崎岖。"那堪炎火正宣威"则是对强大力量的一种比喻,可能指的是自然之力或人间的权势。

"足摩青壁顶头过"形象地展现了攀登高山时身体与岩石紧密接触的情景,而"心逐白云天外飞"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心灵飞扬的境界。这里的"白云"常被用来象征自由和超然。

"瀑布有声愁客耳"描绘了一幅流水潺潺,声音回响于山谷之中的景象,而"山禽无语怪儒衣"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己穿着儒生的服饰而感到的一种异乡飘零之感。

"田翁怜我鞋根湿"中,"田翁"可能指的是路边的小草,而"怜我鞋根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脚下小草因自己行走而被践踏,从而感到湿润的同情心。最后一句"为说林梢已夕晖","林梢"是树木交错形成的小道,而"为说"可能是一个转折,表明诗人要述说的是已经到达了一片金色的晚霞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崎岖山路上所经历的艰辛与超脱,以及对于周遭环境的深刻体察。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作郡庠修学增田记成诸职事招饮

頖宫轮奂一鲜明,多谢贤侯主夏盟。

鸡白碑成惭浅识,鹅黄酒满认深情。

回头二十三年梦,接武千英万俊名。

来事可为待卿等,狂生老去合归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戴仲实

人生契好不在久,一日可当十年游。

共君三两夜清话,洗我千万斛奇愁。

欲晴未晴云阁雨,临别惜别车停辀。

异时扁舟下濑渚,安道谨勿避子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寿陈崇清侍郎

笑把荷囊下紫霄,人传千载鹤归辽。

精忠一片驰寅陛,乐事无穷继午桥。

垂钓沧浪听欸乃,挥毫云岫赋逍遥。

今辰恰纪蓬壶瑞,南极横陈埒斗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