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

芳草洲前道路,夕阳楼上阑干。碧云何处问归鞍。

从军客,耽乐不思还。

洞里神仙种玉,江边骚客滋兰。鸳鸯沙暖鹡鸰寒。

菱花晚,不奈鬓毛斑。

形式: 词牌: 江月晃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首句“芳草洲前道路”,以芳草洲与道路起笔,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世交织的意境。接着,“夕阳楼上阑干”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静止巧妙结合,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楼上的栏杆上,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和淡淡的哀愁。

“碧云何处问归鞍”一句,通过询问碧云中的归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已逝时光的怀念与追寻。接下来,“从军客,耽乐不思还”则揭示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一位沉溺于军旅生活之乐而不愿归家的士兵,其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与对现世享乐的矛盾情感跃然纸上。

“洞里神仙种玉,江边骚客滋兰”两句,运用了神话与历史典故,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洞里神仙种玉”寓意着超脱世俗的追求,“江边骚客滋兰”则暗示着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培育与珍惜。

最后,“鸳鸯沙暖鹡鸰寒,菱花晚,不奈鬓毛斑”四句,通过对鸳鸯与鹡鸰这两种鸟类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菱花晚开与鬓发斑白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嬉戏,而鹡鸰则在寒冷中瑟缩,象征着人生境遇的冷暖不均;菱花虽晚开,但无法抵挡岁月的无情,鬓发斑白则直接展现了生命的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河传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

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

岸上谁家女。太狂颠。笑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形式: 词牌: 河传

小重山

一夜中庭拂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潮来涨水恰平桥。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

坐久篆香消。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行香子

一剪梅花,一见销魂。况溪桥、雪里前村。

香传细蕊,春透灵根。更水清泠,云黯淡,月黄昏。

幽过溪兰,清胜山矾,对东风、独立无言。

霜寒塞垒,风静谯门。听角声悲,笛声怨,恨难论。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垂丝钓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

形式: 词牌: 垂丝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