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韵芮察院送□宝文赴浙漕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即将赴任浙漕的宝文先生的敬意与期待。
首句“远俗何劳问”,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不必过多询问远方的风俗习惯,暗示宝文先生将前往的地方可能较为偏远或风俗独特,但这种差异并不需要特别关注或担忧。
“威名旧已孚”则赞扬了宝文先生的声望和威信,说明他在过去已经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这为他即将开始的新职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百城方仰泽,一节遽还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宝文先生的影响力和贡献。百城之民仰慕他的恩泽,而他却即将离开,返回京城。这里不仅体现了宝文先生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流露出对他的不舍之情。
“圣主勤脩政,今年决破胡”表明了国家的治理情况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圣明的君主正在努力修明政事,而今年决定要彻底击败敌人(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展现了国家的决心和目标。
最后,“期公宁馈挽,注想在谋谟”表达了对宝文先生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的治理和军事行动出谋划策,同时也表达了对宝文先生的深切关怀和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和期待的语气,既是对宝文先生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治理和军事行动的积极展望,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